说起好的羊肉,相信不少人都会说,好的羊肉出自内蒙古。这种说辞还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工作的缘故,我在内蒙古呆上很长的时间。期间,到过锡林浩特,赤峰,巴彦淖尔,乌兰察布。在当地人眼中,这四个城市是内蒙古最大的产羊区。而且肉质鲜美,让人爱不释手,回味无穷。
在内蒙古,羊肉的做法有很多种,除了经典的手把肉,红烧羊肉,烤羊肉,炖羊肉汤也不失为绝佳美食。尤其现在,整个内蒙古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单凭个冷字都难以形容。北方人都清楚,寒冷的冬日里,来上碗热气腾腾的汤,不单味美,更能驱寒,着实难得。
基于此,羊汤在内蒙古属于绝对的热销。早上起来,不少的餐饮店面都准备好了。根据个人的口味,分为羊杂,羊肉,羊肠。汤色浓白,鲜而不膻,再佐以香菜,小葱搭配,感官上更是让人增加无穷的食欲。轻轻晃动,拿起汤匙盛满,慢慢送到到嘴里,满口的清香。
做羊汤,对于内蒙古人来说,那是不值得提的事。无论是家庭主妇,还是在校的莘莘学子,伸手就来。刚开始,作为资深吃货,我也总是发表自己的建议,认为他们的工艺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可是,当地朋友却相当“鄙夷”的表示,切,你那种做法白瞎了这么好的羊肉,资深吃货难道不懂得什么是原滋原味?
的确如此,悬殊太大了,我的传统做法就是靠各种大料,未出锅时,闻着挺香,但喝起来却觉得少点什么。内蒙古人的做法却显得太简单了。整块的羊肉清洗干净后放入锅里焯水,待到血沫出来后捞出,换上清水,敞着锅煮肉。配料呢,就是放上几片姜,两个鲜红的辣椒。
待到羊肉将要煮透时,才往锅内放入精盐。几分钟后,把羊肉弄出来切成薄薄的肉片放入碗内,拿起勺子添加锅内的汤就行了。头次看到时,我甚是不服气,认为这样能好吃吗?结果呢,直接打脸。最大的区别在于,当地人的口味比较重,考虑到我的缘故,他们单独盛出来再加盐。
有意思的是,他们大多都用的特制的铁锅,添加很多汤。这样的好处就在于,随时加热后就能品尝。如果有上学的孩子,早上在汤里加点面条或者粉条,能当主食。觉得不够吃,那就再来上烧麦或者焙子。到现在我都认为,烧麦就是大饺子,而焙子则是地道的肉夹馍。
在他们的影响下,我现在炖羊肉汤也是采取这样的办法。原以为得不到他人的认可,最终结局却很意外。朋友对此很青睐,夸赞喝出了真正的羊肉味。当然,我也真的明白了那个道理。对于食物来说,不需要讲究太多无谓的精致,而是能保持到他的原滋原味。喜欢的朋友,不妨试试看哦。(文/孙新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