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颠的治疗 http://pf.39.net/xwdt/220821/11555042.html “十几年来,我尝试着种植柠条来治理房后的一个个风蚀坑,都没什么效果,但是这个项目实施第二年草就长起来了,风蚀坑也消失了,这才是草原该有的样子……”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额尔敦塔拉嘎查牧民董连宝高兴的对记者说,从年开始,由于他家部分草场植被覆盖度较低且位于风口,又逢连年干旱,导致自家房子周围多亩草场出现大片风蚀坑和大面积沙化,为了修复这片退化的草场,董连宝曾尝试着种植树木和柠条,费了很大的劲,却一直没有太好的效果,眼看着风蚀坑越来越大,沙化面积不断扩大,自己却束手无策,这让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时,一个好消息传到了董连宝家里,草原生态修复项目落户他家。如今,董连宝家草场上的风蚀坑和沙化面积得到了明显恢复,风蚀坑治理后植被覆盖度已经达到了%,牧草平均高度达到85cm以上,这也让董连宝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仲夏时节,位于毛登牧场64万亩生态保护区内,原本禁止任何车辆和牲畜进入的草场上,有两台抛肥机正在对一处出现退化的打草场播撒固态有机肥。据工作人员介绍,这片草场也是项目实施区域之一。他们根据地块特征,将6.5万亩草场分出三片区域,并采取围栏封育、补播、施肥、切根、休刈等措施对修复范围进行治理和修复工作,现在看来效果非常明显。
截止年8月,项目实施区域退化放牧场植被盖度增加到60%,干草产量提高50%以上;退化打草场植被盖度平均提高20%,干草产量平均提高35%,草群中多年生优良牧草比例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提高;严重沙化草地植被盖度达到40%以上。治理区域植被盖度、植被高度和植被密度,随着治理年限的增加而明显增加,风蚀得以控制,周边环境得到明显好转。补播增加了植被的多样性,对于沙化草地植物群落结构起到了稳定作用。
随着锡林浩特市草原生态修复国家试点项目的深入实施,探索出了针对退化放牧场、退化打草场和野生优良乡土草种抚育的治理新模式,为深入研究草原生态保护与治理,筑牢我国生态安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维护边疆稳定、实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每当仲夏时节,草原碧绿,百花盛开,勤劳的牧人、绵延千里的碧野和成群的牛羊,在大自然的呵护下依旧显得悠然自得,与无数个为保护生态而默默努力奋斗的人们一起,共同守护着这片古老的草原。
奔腾融媒
原标题:《锡林浩特市草原生态修复工程登上联合国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