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内蒙古劳动力市场一线员工平均收入怎么样这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是由于什么引起的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40526/4394583.html

记者从内蒙古价格监测中心获悉,10月份,对能源、冶金、化工、建材、农业、服务业、建筑业和制造业等8大行业个监测单位的26类一线员工平均收入和用工监测显示,全区各行业工作生产运行良好,一线员工平均收入涨跌互现,在岗人数基本稳定。

全区支柱行业一线员工收入总水平略涨

10月份,全区4类支柱行业(能源、冶金、化工、建材)劳动力市场一线员工平均收入.06元,与年9月相比(下称环比),上涨2.07%,与年10月相比(下称同比),上涨11.45%。其中,能源行业一线员工平均收入.58元,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7.18%。冶金行业一线员工平均收入.99元,环比上涨2.28%,同比上涨13.84%。化工行业一线员工平均收入.58元,环比上涨2.08%,同比上涨12.45%。建材行业一线员工平均收入.65元,环比上涨13.91%,同比上涨19.31%。

10月份全区支柱行业一线员工平均收入变动情况

全区典型行业一线员工收入总水平略降

10月份,全区4类典型行业(农业、服务业、建筑业、制造业)劳动力市场一线员工平均收入.68元,环比下降2.87%,同比上涨16.66%。其中,农业一线员工平均收入.45元,环比略降0.08%,同比上涨11.48%。服务业一线员工平均收入.48元,环比上涨1.77%,同比上涨34.55%。建筑业一线员工平均收入.38元,环比下降10.66%,同比上涨9.18%。制造业一线员工平均收入.19元,环比上涨3.65%,同比上涨18.27%。

10月份全区典型行业一线员工平均收入变动情况

全区支柱行业一线员工在岗人数略涨

10月份,全区4类支柱行业劳动力市场一线员工在岗人,与年9月相比,在岗人数净变动环比略涨0.81%。其中,能源、冶金、化工、建材行业一线员工在岗人数净变动环比分别为2.53%、-0.08%、-0.36%、3.22%。

10月份全区支柱行业一线员工在岗人数净变动情况

全区典型行业一线员工在岗人数略降

10月份,全区4类典型行业劳动力市场一线员工在岗人,与年月相比,在岗人数净变动环比略降0.73%。其中,农业、服务业、建筑业、制造业一线员工在岗人数净变动环比分别为0.11%、0.28%、-33.65%、0.34%。

10月份全区典型行业一线员工在岗人数净变动情况

分地域劳动力市场一线员工平均收入对比

全区按地域可分为西部(乌兰察布市、乌海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中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东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赤峰市、通辽市、锡林郭勒盟)。

分地域支柱行业一线员工收入对比

10月份,按地域对比支柱行业一线员工平均收入,东部最高,为.29元。其中,能源行业东部最高,为.62元。冶金行业中部最高,为元。化工行业中部最高,为.8元。建材行业中部最高,为.95元。

10月份分地域支柱行业一线员工平均收入对比情况

分地域典型行业一线员工收入对比

10月份,按地域对比典型行业一线员工平均收入,中部最高,为.29元。其中,农业西部最高,为.02元。服务业中部最高,为.52元。建筑业中部最高,为.58元。制造业中部最高,为.3元。

全区劳动力市场一线员工平均

收入分析及预期

10月份全区劳动力市场一线员工平均收入和用工监测数据显示,各盟市工作生产秩序良好,其中冶金、化工、建材、服务业、制造业一线员工平均收入稳中有升,服务业在岗人数继续平稳增长。

支柱行业一线员工平均收入受行业规模和

市场供需影响稳中略涨

能源行业

10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增加有限;进口煤数量继续下降,用电量同比继续增长;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原油生产平稳,加工增速回落;天然气生产加快,电力生产有所放缓,清洁电力生产较快增长。市场对能源的需求略缓,一线员工平均收入略降。

建材行业

经历了一季度沉寂、二季度回暖之后,建材行业下半年表现强势,量价齐升。10月是传统赶工旺季,多地项目落地冲刺态势强劲。重大投资项目密集开工的同时,明年重点项目的储备工作也已启动。从需求端数据来看,房地产与基建投资在中长期内或有增速放缓的可能,但年内仍将保持较高增速,建材市场需求稳中有升,一线员工平均收入上涨较多。

建议和收入预期

10月份,全区监测的8大行业一线员工平均收入5涨3降,在岗人数基本稳定。一方面岗位流动加剧,一线员工在不断尝试寻求合适的工作岗位和追求更高的收入;另一方面各企业都在想方设法提高待遇长期招聘一线工人。针对上述情况,建议*府和就业主管部门加强就业宣传和岗位技能培训,引导积极正面的就业观,分类指导和培训不同择业人群走上适合自身发展的新工作岗位上。加强对服务业、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