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孩子们快乐的学习生活巴林右旗发布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殿疯 http://pf.39.net/bdfyy/bdfhl/

赛罕区民族小学:走特色化办学之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优雅的校园环境。

9月9日,是一个天气晴朗的星期三,记者走进有着70多年历史的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民族小学。优雅的校园环境,独特的人文景观,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

宽阔舒适的操场。

具有民族特色的育人环境。

教学秩序井然。

下午3点30分,布置一新的教室里传来朗朗读书声,蒙语授课一年级的学生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齐声诵读。宽阔的操场上,伴随着悠扬的科尔沁民歌,学生们十分投入地跳起蒙古民族特色操,尽情享受运动的快乐。

跟随老师诵读。

认真做眼保健操。

学跳蒙古民族特色操。

精神饱满,朝气蓬勃。

奔跑着快乐着。

快乐的户外活动。

赛罕区民族小学校长赵瑞华介绍,今年秋季一开学,蒙授一年级便开始使用国家统编《语文》教材。为了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开学之前学校就配备好了师资力量,选择蒙汉兼通的双语教师任教,并参加了呼和浩特市教研室组织的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教师培训以及赛罕区教研室组织的一年级语文教材培训。在课时安排上,严格按照每周5课时设置,在保证蒙古语文原有课时和质量的同时,使用好统编语文教材,进一步提升蒙语授课学生的汉语水平。从长远规划上,学校将申请招聘高校毕业的双语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

“推进国家统编教材使用,是*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孩子们从小就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提高与其他各民族的沟通交往能力,这对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就业发展和终身教育等都有益处。我们会认真做好教改、课时优化、课后服务等,扎实有序推进统编教材使用工作,让新时代的少数民族儿童更加茁壮成长。”赵瑞华说。

新媒体示范下棋技法。

新媒体讲授国际象棋技法。

有趣的蒙古象棋课堂。

互相切磋棋艺。

据悉,赛罕区民族小学作为拥有名师生、46个教学班的蒙汉共融学校,几十年来在特色化办学之路上不断探索。校内开展的蒙古族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也丰富了体育课内容。二年级均开设了蒙古象棋课,三四年级开设了射箭课;组建了蒙古族文化特色社团,开设的搏克、蒙古服饰、民族工艺制作、蒙语竹笔书法、蒙古象棋、蒙古族舞、蒙语无伴奏合唱等兴趣班,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形成学校传承民族文化教育的一道靓丽风景。(记者郑学良皇甫秀玲)

九原区蒙古族小学新学期有新气象

03:06

包头市九原区蒙古族小学全体学生在上课间操

9月9日一大早,秋高气爽,晴空万里。包头市九原区蒙古族小学14个班学生陆续走进校园。

包头市九原区蒙古族小学。

记者在小学一年级3班看到,汉语文老师乌兰正在给学生讲课,“‘天’,天地的‘天’。”她一边用手指向天空,形象地讲解着“天”字的含义,一边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地写了一个“天”字,要求孩子们记住。

她说:“今天讲的是第二个单元第一节课,主要是教孩子们识字,培养他们识字的兴趣,一旦有了兴趣,教起来就不那么难了。”

“你觉得今年小学一年级使用的全国统编《语文》教材编得怎么样?你们事先有准备吗?”记者问。

“毕竟是国家级水平,挺好的。开学前,市教育局对有关授课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区里从孩子们的接受程度考虑,决定把课时拉长、内容缩减,进行蒙汉双语授课,这样,孩子们学起来就不那么吃力了。”

一年级学生苏龙嘎告诉记者:“老师今天讲的天地、人、你、我、他,我都能听得懂,汉语课挺好学的。”

全体学生在上课间操。

10点钟,随着下课铃声响起,1至6年级的学生在各自班级老师的带领下,有序走进操场,按年级高低从东向西依次列队。然后,在体育老师的示范下,伴着音乐的节奏,做起课间操。

20分钟的课间操结束后,学生们又开开心心地回到了教室。记者在位于一楼的美术教室看到,23名学生分别围坐在4个蓝色课桌边,等待老师讲课。

三年级2班学生在上美术课。

美术老师苏日娜介绍说:“这节课是给三年级2班学生上的,今天主要教风景画,让孩子们把万花筒里看到的自己喜欢的景色,模仿画出来。”

学生柏斯纳从书包里拿出本子和彩笔,又仔细端详着几片树叶的图案,开始慢慢地画。不一会儿功夫,他就把自己的作品拿给老师看:“老师,您看我画得怎么样?”“挺好的,柏斯纳很棒。”听了老师的表扬,柏斯纳同学美滋滋地回到了课桌旁,继续画画。

记者采访学生。

记者在一天的采访中发现,全校教师个个精神饱满、工作细致负责,全体学生课上认真听讲、课下生龙活虎,整个学校呈现出健康、向上的气象。

学生们在操场跑步。

一年级学生在上体育课。

九原区教育局副局长翟银柱对记者说:“自推行国家统编教材工作以来,我们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精准解读*策,把‘5个不变’通过会议、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宣传到每位教师、学生家长中,让他们熟知、理解这项*策,同时配足配齐了优质教师,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确保新学期如期开学、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

他表示,在民族地区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国家统编教材,是促进地区和个人未来长远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条件,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前提,我们必须提高*治站位,旗帜鲜明地落实好这项*策,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

“叮铃铃……”放学铃声响起,各年级的孩子们陆续走进食堂,准备晚餐。一年级的一位男生说:“我想吃羊肉。”一位女生说:“我想吃菜花。”学生们沉浸在享受美食的乐趣中……(记者刘向平)

全力以赴做好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

就呼伦贝尔市民族学校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工作,记者采访了呼伦贝尔市教育局副局长祝宝忠。

祝宝忠介绍,呼伦贝尔市教育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委、*府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国家统编教材的使用工作。市教育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包联机制,成立了5个包联小组深入到5个旗市区,具体指导开展工作;加强宣传引导,做好*策解读,释疑解惑。市教育局第一时间召开全体职工大会,传达贯彻上级*策精神。全市各级教育行*部门和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积极向教职工和学生家长做好*策解读工作。8月25日,市教育局启动了历时一周的全市民族语言授课学校语文教师的全员培训工作,邀请国家级教材专家亲自授课。并通过学校调剂、县域内调配,教师补充三种方式,解决语文教师不足的问题。

祝宝忠表示,今后一个时期,呼伦贝尔市将继续加强*策引导,加强*策解读和宣传引导工作,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家长释疑解惑,消除教师的疑虑,打消学生家长的顾虑,确保*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从师资培训、教师补充,教学研究指导以及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各项保障措施的落实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全市各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在推进国家统编教材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让校长安心办学,教师安心教书,学生安心学习。

祝宝忠认为,从教育规律讲,语言开发、学习的越早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形成越有利。现在国家让民族学校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他们以后上初中和高中都有好处。对学生个人来讲,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提高与汉族以及其他民族的沟通能力,这对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就业发展和终身教育都有益处。语言相通,人与人之间就能够更好地沟通、交流,这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记者李玉琢)

锡林浩特市:营造良好教学环境落细落实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

记者从9月9日召开的锡林浩特市扎实做好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推行国家统编教材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新学期开学以来,该市多部门联合行动,全力保障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的校园安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扎实推进民族语言授课学校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工作。

截至目前,锡林浩特市民族语言授课4所中小学的12个年级已全部开课,各学校按照教学进度安排开始讲授新学期课程。

开学前,锡林浩特市教育部门牵头,从4所民族语言授课学校选拔了9名蒙汉兼备、专业素养高的教师担统编《语文》学科授课教师,满足目前教学需要;组织教师参加专题培训,让教师们对统编教材的教学要求有了进一步了解,继续深入研读课标和教材,熟悉教材教法,把握教学重点,认真做好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工作;抽调专业教师、教研员开展教研活动,通过对教材的认真分析和学生情况、师资情况的充分预判,按照有关指导意见,制定了锡林浩特市民族语言授课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统编《语文》学科教学建议、教学进度及教学内容安排,老师按照建议认真细致地备课;在实际教学中,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对课程安排及教学内容灵活把握、适度调整。(记者巴依斯古楞)

乌兰察布:研讨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

9月8日,开学第二周,记者走进乌兰察布市直属蒙古族小学、乌兰察布市蒙古族中学以及察右前旗民族学校,教室内书声琅琅,操场上整齐划一。经过一周的调整,学生们投入到紧张忙碌的新学期学习生活中。

课堂上,学生们聚精会神。

乌兰察布市蒙古族中学教研中心副主任贾曹叶说:“我们教研中心开展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研究教材,同时摸索新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师培训。让老师们增加集体备课内容,集体研讨教材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指导,把控学生学习效果,力求保证学生学习质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研中心还会不断地进行一系列辅导和指导,把国家统编教材推广使用做实做细做到位。”

兴趣课上,奏响马头琴。

体育课上,学生们精神饱满。

乌兰察布市蒙古族中学在师资力量上做了充足准备,副校长贺西格介绍:“在师资力量上我们不仅有大学毕业的年轻人,还会对退休教师进行返聘,上周我们已经开始对蒙授的语文教师进行培训,让老师们尽快熟悉教材,尽早研究教法和学法。同时通过新的方式方法,把教改、课时优化、课后服务等措施做得更好,把国家统编教材推广好。”(记者皇甫美鲜实习生郭羽)

如何保障国家统编教材教得好、学得会、跟得上?鄂尔多斯教育部门为您解读

9月9日,就今年秋季新学期全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开始使用国家统编《语文》教材,并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有关情况,记者采访了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朝戈。

朝戈介绍,目前,鄂尔多斯市蒙语授课学校已全部按期正常开学,学校教育教学秩序良好。为确保落实好民族语言授课学校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策,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开展了前期准备工作,为全市24所民族中小学补充了教师,统编《语文》教材使用共需教师52人,已全部落实到位;并开展教师培训,重点进行方案*策解读,教材和课程标准培训;完成了教学用书征订工作,全市蒙古语授课学校小学一年级国家统编《语文》教材到位册,初中一年级到位册,已全部发放到学生手上。下一步,鄂尔多斯市将从教学帮扶、双语教师补充及培训、教学评估、经费编制保障等方面入手,全面加强教学衔接,切实保障教得好、学得会、跟得上。

朝戈表示,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是*中央做出的关于加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国家教材使用管理的重大改革举措,是不断提升民族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促进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安排,是民族地区广大群众和学生的现实要求,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要求。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教材建设,是*中央、自治区*委、市委的统一部署,鄂尔多斯市教育系统将坚决坚定地抓好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抓好推进落实。

朝戈认为,国家统编《语文》教材总结并吸纳了语文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沉淀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加强化语言文字的运用,强化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项重大决策部署的实施,有利于少数民族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高素质成长,有利于为国家、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对于全国各族人民的交流、交往、交融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记者郝雪莲)

信息来源:内蒙古日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