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已经过去半个月了,这也是“双减”*策落地之后的第一个学期。
“双减”*策出台前,家庭与学校出现同质化趋势。学校像考场,家里还是像考场。受市场宣传的影响,家长们大都别无选择又极其负责地将孩子送进培训班或在家给孩子布置额外作业。
当校外辅导被*策性叫停,家长们失去了方向。很多家长开始有些懵圈,有些焦虑。没有补习班了,孩子成绩怎么上的去?不上补习班孩子周末做什么?是随大流一起躺平还是继续暗暗地给孩子开小灶?我们一起来看看!
据江苏新闻报道:9月15日,河北保定,一男孩过生日时收到妈妈送来的惊喜蛋糕。蛋糕上面装饰着各科的教材,还写着:地球一天不毁灭,你都得写作业。
男孩看到这个蛋糕后,一脸无奈。网友:求孩子的心理阴影。
近日,苏州赵女士在辅导11岁儿子功课时,说了句“不好好读书以后只能捡垃圾”的气话。没想到孩子当了真,偷偷跑到小区附近捡垃圾,急坏了赵女士一家。
报警后,警方调取监控很快找到孩子。孩子称想出去体验一下捡垃圾,很辛苦。在民警的劝说下,赵女士也表示,以后在教育孩子时会注意方法。
9月11日,浙江宁波。一9岁小姑娘一做数学题,眼睛四周部位就过敏。
孩子妈妈称,女儿做其他作业,都不会过敏,只有做数学题才会眼睛过敏。女儿从小就是过敏体质,可能是不会做对数学比较恐惧,心理因素比较大。
9月9日,在江苏南京,一对姐弟因不想写作业,到警察局举报妈妈。萌娃姐弟和警察蜀黎的交谈过程,也是令人哭笑不得。最终在警察蜀黎“说道理”式的安慰下,姐弟俩认识到错误。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策是出台了,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在为着孩子们的减负而努力,但是我们的家长们,似乎还是有些焦虑,尤其是作业、成绩方面的焦虑。
对于给学生减负这件事情,教育部一直都是非常重视的,毕竟比起学习,更加在乎学生在身心健康与素质上的发展,所以国家对学生的减负工作一直在逐渐的改革,为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上减少压力。
“地球一天不毁灭,你一天都得写作业”,孩子的心里该有多无奈,一年就过一次生日,还得看着这个“糟心”的蛋糕,压力是一点儿也没有减少。
“双减”*策落地后,学生学习负担变轻,空闲时间能做什么?
睡觉
很多家长会说,空余的时间用来睡觉?不补习课内知识,不学习课外技能,用来睡觉?岂不是太浪费?很多家长也表示,学生要是松懈得太厉害,那么在学习上也会变得越来越没有动力的。
但是,学生空闲的时间用在睡觉上,难道真的是浪费吗?
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了孩子们的必要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
家长望子*望女成凤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学习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除了在校的学习,校外的学习也不能落下,这样长期以往,孩子的学习压力很大。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在学校上课的时候,没有精神,上课集中不了注意力,甚至是一上课就想睡觉。
其实,孩子的学习,提升成绩的关键并不是在补课上,而是在学校的课堂上。孩子休息不足,怎么可能有好的上课状态呢?所以,给孩子良好的睡眠还是很有好处的。
培养兴趣爱好
新学期开始,各地学校为了推进国家“双减*策落地落实,纷纷实行课后服务全覆盖,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
锡林浩特市蒙古族小学利用学校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优势,为学生提供了适合的课后服务,一二年级学生在每天两个小时的课后时间里,先是自由活动,后设置趣味阅读,指导作业等服务课程。
三到六年级每天一个小时除课后作业指导外,开设了包括体育、音乐、乐器、艺术等在内的十六项特色课程,培养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双减”之后,孩子的时间更多了,这也更加体现了家庭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孩子空出来的时间,不妨让他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曾听到一则趣闻:若是法布尔也同现在的孩子一样,每天除了学校学习就是课外培训班学习,哪里有时间去小树林捉昆虫?又怎么会有后来著名的《昆虫记》?
孩子的成绩固然重要,但是素质教育更注重的是孩子全面发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板,家长要学会因材施教。对于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在美育方面有所追求。
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去学学唱歌、跳舞、画画等课程,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艺术素养;也可以去户外亲近大自然,去听听鸟儿的声音,闻闻花儿的香味;也可以来一场农家乐,让他们去抓鱼、赶鸭、烧烤,玩得浑身脏兮兮,享受童年的乐趣;还可以带孩子参加运动比赛,体验奔跑的乐趣。
读到这里,一些家长更担心了,课余时间都用来睡觉和发展兴趣了,学习怎么办?不学了?不上补习班了怎样才能提高成绩?如何量化学习效果?
小编整理了以下方法,供大家参考。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龄前的孩子都是在玩的当中去学习,对于学习,没有太高的要求,但是进入小学后,就需要孩子们逐步过渡并且养成正规学习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前期的不断督促。
首先要养成课前预习,专心听课的习惯。很多人都会觉得课前预习不重要,其实,课前预习,提前认识书中的生字词、了解书本中的难点重点等,可以帮助孩子在课堂上更好的学习。
习惯的养成都是需要时间的,在家里预习的时候少不了家长的督促和指导,指导孩子用正确的方法预习,比如:在语文方面不认识的字词查字典了解,多读几遍熟悉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地方等等。能够帮助孩子事半功倍。
其次要养成规划复习的习惯。有些孩子在学习之后就将课本扔之脑后,再也不看了,这样的学习很容易就会遗忘。复习的时候,不仅要复习老师在课堂上讲述的重要内容,还要复习孩子觉得记忆模糊、不理解的内容。定期的复习知识并配合相关习题练习,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内容。
2、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孩子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家长可以共同与孩子读阅书籍,让孩子感受到读书的乐趣,也可以给孩子买一些故事类的书籍,让孩子从内心喜欢上阅读。
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要经常的鼓励孩子,对孩子的一些成绩要表示肯定,避免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儿童出现反感的情况,压力过大也可能会引起心理上的疾病,不利于儿童的正常生长。
3、指导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掌握好学习方法,对孩子的学习来说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孩子在学习上用的是错误的方式,那孩子的学习必定有着莫名的阻力。
家长对孩子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精心制订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是指一定阶段的一种全面的学习安排。它可以使孩子对学习做到心中有数,学习起来有条不紊。
巧妙运筹学习时间
巧妙运筹学习时间,一方面是指尽可能多地找出可以运用到学习上的时间,另一方面是指使单位时间内的学习达到最高的效率。家长要教育孩子在运筹时间时要考虑到心境、方法和生理状况等方面的因素。
善于提出疑问
对于学生来说,强调学贵生疑,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善于提出疑问。光学习不思考,不对所学提出疑问,就不可能学懂学透,就得不到真知。
提高记忆效率
提高记忆效果首先要教育孩子在学习和记忆时注意力集中,专心致志。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集中注意力是提高记忆效率的首要条件,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其次是教育孩子注意复习。复习是防止遗忘的最好方法。
进行学习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能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使知识系统化。家长要教育孩子对每一个学习阶段都进行总结。教育孩子每天晚自习时要像放电影一样把老师这一天所讲的课程全部回顾一遍,看自己是否全部弄懂了,不懂就看书,或者问家长、问同学,然后再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对认识规律和学习规律的反映,带有普遍的意义,因此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笛卡尔说:“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
本期编辑:陈慕、潘延艳
参考来源:江苏新闻、头条新闻等
《安徽启蒙狗》法律顾问:何振国(安徽九华律师事务所)